中海油南海发现重大深水天然气
大集团整合,进一步对稀土行业进行全面管理。
在市场走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的过程中,产品将更加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安全性。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提高1.4%,属低速增长,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出现2.7%的同比降幅。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防风险持久战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第二,与过去多年不同,房地产不再是投资这架马车的重要选项。中国经济最怕什么?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巨大,如果陷入财政危机,进而与金融系统联动,可能会引发全国范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是社会风险。从区域上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所覆盖地区都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
调速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最为直观的表现。第四,外向型经济也将以新的模式呈现。乘法是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
信号五:反腐工作常抓不懈值得注意,反腐工作仍将是新一年国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信号三:监管权力改革势在必行会议提出,推进改革中,要注重把该企业行使的权力都放给企业,把不该企业负担的包袱都卸下来,切实增强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会议并要求央企进一步做好降本节支工作,认真排查诊断成本费用管理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强与先进企业对标,健全成本管控责任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
同时,将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特别是那些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张毅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减法则是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对于新一年反腐工作,会议提出,坚决纠正四风,针对企业领导人员住房超标、亲属经商办企业、公款出国旅游等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国有企业负责人廉洁从业规定,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会议并明确,各级国资委要勇于变革,以聚焦监管内容、调整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为重点,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该放的坚决放到位,该给的坚决给到位,同时该管的也要管到位。国资委监管工作的改革不应是动其皮毛的修修补补,而必须是动其筋骨的大刀阔斧,有些方面甚至要脱胎换骨。
除法是要打造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盈利业务和特色优势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会议还提出,将切实加强权力监督的制度设计,对于权力集中的领域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防止权力滥用。突显经济新常态下,国资改革发展不再以规模和速度为标准,而是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关于备受关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会议提出,要坚持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防止大轰大嗡,防止一混了之。
张毅强调,各项改革措施都要立足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更好融合,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切实强化责任,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近段时间,国资委负责人多次表态要带头自我改革、自我革命,突显监管权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在李锦看来,这要求央企加快瘦身健体,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立足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国资委主任张毅强调,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适应新常态,关键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是要立足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次会议明确,要对不同类别国有企业,明确主要特点、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而对于今年7月启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董事会行使相关管理职权试点、派驻纪检组以及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四项改革试点,会议要求各试点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试、大胆闯,重点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狠下工夫。国务院国资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22日在京召开。信号二:央企将加快瘦身健体张毅强调,中央企业明年的经济增长要与全国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相适应,效益增长力争高于今年从主要行业盈利情况看,与上年同期相比,1-11月,交通、钢铁、汽车、建材和电力等行业利润总额正增长,其中,交通、钢铁和汽车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19912.8亿元,同比增长4.3%。
地方国有企业168040.2亿元,同比增长4.8%。有色、煤炭、化工、纺织和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总额负增长。
前11月,国有企业成本增速低于利润增速。地方国有企业5992.5亿元,同比增长0.5%。
2014年即将过去,国有企业仍未摆脱利润和营收低增长的困境。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34099.2亿元,同比增长3.9%,较1-10月回落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企业26605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中央企业营业成本253524.2亿元,同比增长3.4%,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成本166388.6亿元,同比增长5.7%。1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383.7亿元,同比增长4.5%,较1-10月回落1.6个百分点。(2)地方国有企业166388.6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9.7%、3.8%和14.7%。
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19912.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1%、3.6%和17.3%。其中,中央企业16391.2亿元,同比增长6.1%。
(1)中央企业253524.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4.5%、3.4%和19.7%地方国有企业5992.5亿元,同比增长0.5%。
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19912.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中央企业营业成本253524.2亿元,同比增长3.4%,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成本166388.6亿元,同比增长5.7%。
从主要行业盈利情况看,与上年同期相比,1-11月,交通、钢铁、汽车、建材和电力等行业利润总额正增长,其中,交通、钢铁和汽车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19912.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1%、3.6%和17.3%。前11月,国有企业成本增速低于利润增速。地方国有企业168040.2亿元,同比增长4.8%。
其中,中央企业266059亿元,同比增长3.3%。1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383.7亿元,同比增长4.5%,较1-10月回落1.6个百分点。
有色、煤炭、化工、纺织和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总额负增长。(2)地方国有企业166388.6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9.7%、3.8%和14.7%。
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34099.2亿元,同比增长3.9%,较1-10月回落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2014年即将过去,国有企业仍未摆脱利润和营收低增长的困境。